国产成人高清免费视频网站,欧美成人a∨免费播放,亚洲鲁丝片一区二区,丁香社区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美國在全球的對抗和沖突:1979-2020

2021年12月13日 14:26   來源:新華社   

  1. 導言

  1979年時在任的美國總統、后來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吉米·卡特,曾著書警告美國人民:這個國家最基本的道德價值觀、公眾言論和政治哲學正發生著極其廣泛而深刻的變化。

  “一些領導人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明目張膽地企圖建立一個在全世界占統治地位的美利堅帝國。”

  基于這樣的前提,“美國就無所顧忌”。當一個國家被認定為“邪惡軸心國”,“其人民就是賤民,不再是談判的對象,他們的生命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和平與發展,是我們這個星球最重要的兩個命題,人類冀望以此團結一致,對抗重大危機,包括新冠疫情。

  但遺憾的是,正如卡特所言,這個“無所顧忌”的國家不僅決心在全世界范圍內強化自己的控制,還把先發制人的戰爭作為實現目標的手段。

  這個“自我委任的世界事務的彌賽亞角色”,在國家安全尚未受到直接威脅、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民和政府堅決反對的情況下,執意實施軍事行動,“這在文明國家的歷史上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事”。

  而這一切幾乎都假借民主和自由之名。

  一位美國電影明星曾在敘利亞的戰爭廢墟前侃侃而談:雖然他們一無所有,但他們自由了。那么,至少35萬因內戰而死的敘利亞人,是否擁有自由?

  在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和利比亞,成千上萬平民因美國發起、推動或操縱的軍事行動而喪生。

  美國軍隊在塞爾維亞投下的貧鈾彈,使這里的腫瘤患者人數在歐洲排名第一。

  這些干涉并未建立起民主、自由和美好,而美國卻獲得了對石油、礦產和其他資源,以及對市場的支配權。

  大數據分析表明:新世紀以來,美國在世界范圍內參與的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數量持續攀升,其水平已超過冷戰時期。

  大數據分析表明:新世紀以來,美國在世界范圍內參與的對抗和沖突對國際關系的負面影響,其水平已超過冷戰時期。

  大數據分析表明:新世紀以來,美國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地使用暴力迫使其他國家屈服。

  

  2. 數據介紹

  2.1 數據總覽

  本報告的數據主要基于全球事件、語言與語調數據庫(Global Database of Events, Language and Tone,GDELT)。這一免費開放數據庫由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Kalev Leetaru創建,實時監測全球65種語言的新聞媒體(包含印刷物、廣播和網絡),記錄了從1979年至今的事件信息,每15分鐘更新一次。

  通過機器分析,GDELT數據庫能夠提取新聞文本中的人物、地點、組織、事件和情感傾向等關鍵信息,具有時序性強、時效性高的特性。基于該數據的特征和優勢,可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探索美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雙邊關系在對抗和沖突方面的時間變化,以及這些事件在全球引發動蕩的空間演化規律。

  GDELT數據庫包含多種數據集。其中,“事件庫”(Event Database)和“全球知識圖(Global Knowledge Graph, GKG)”為最主要的兩個數據集。

  2.2 數據篩選

  GDELT數據庫的“事件庫”提取了新聞中的兩個參與國、發生在二者之間的事件以及事件類型等信息。需要說明的是,“事件庫”采用“沖突與調解事件觀察”(Conflict and Mediation Event Observations, CAMEO)對事件進行編碼,其提取的事件均為政治合作或沖突事件。

  “事件庫”中的每條數據包含58個字段,本報告選取Quad Class、Actor1Geo CountryCode、Actor2Geo CountryCode這3個字段篩選數據。

  Quad Class為識別事件的主要分類(1表示口頭合作、2表示實質合作、3表示口頭沖突、4表示實質沖突)。本報告選取類型3和4作為研究的事件對象。

  Actor1Geo CountryCode為參與者1所屬國家的編碼,Actor2Geo CountryCode為參與者2所屬國家的編碼。報告選取了這兩個字段中一方為美國、另一方為其他國家的數據。

  同時,報告根據Event Root Code字段的CAMEO編碼來定義事件類型(見表2)。

  最終,本報告使用數據9641409條。

  

  2.3 分析方法

  2.3.1 基本統計分析

  分別按照時間、地點以及事件發生的類型,統計每年或各時間段內,美國參與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的總頻率、隨時間演變的分布規律等。

  3. 美國參與全球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的整體分析

  3.1 美國參與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在全球同類事件信息中的情況

  

  圖1:1979-2020年美國參與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占全球同類事件信息的比例變化

  1979年至2020年,在全球對抗和沖突的全部事件信息中,美國參與的比例為14.88%-25.80%,且在所有年份中均為占比最高的國家。

  歷史峰值出現在2009年至2013年間,占全球對抗和沖突總事件信息的24%以上。從那時到今天,這個數字始終在20%以上的高位運行,2020年仍達到22.28%。

  這一歷史峰值的出現,與美國力量推動的北非和西亞亂局直接相關。2010年末,突尼斯一名菜販自焚抗議粗暴執法,隨后北非、西亞地區持續發生反政府抗議和大規模騷亂,多國發生內戰,而美國在其中策動、引導,并出兵參與。

  從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到2002年,美國在全球參與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的趨勢總體走向“溫和”,甚至在90年代后期保持在14%到17%之間的歷史低位。與之對應的是,上世紀90年代美國只發動了兩場戰爭:海灣戰爭(及持續對伊拉克的軍事制裁)和科索沃戰爭。

  需要指出:雖然美國在此期間提出了“參與和擴展戰略”,但從1991年到2001年,其經濟持續增長超過120個月,遠超美國戰后經濟平均連續增長50個月的“天花板”,成為這個國家第三個較長的經濟增長期。

  “參與和擴展戰略”的重點之一是美國的經濟安全,經濟全球化也使其獲益。

  雖然美國在2001年、2003年先后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但最近在全球范圍內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明顯增加是在2007年。

  這與美國金融危機的時間基本重合。

  從那時起,美國深度介入阿拉伯國家的動亂,推動東歐國家與俄羅斯對抗,在亞洲操縱香港地區、臺灣地區分裂勢力。

  這些行動均以民主與自由為名,但卻沒有帶來任何一地的繁榮和發展。

  3.2 美國參與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的總量與類型

  

  圖2:1979-2020年美國參與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的總量趨勢

  美國參與全球范圍內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的絕對數量從2005年開始攀升,到2017年達到峰值——相關事件信息約97.23萬條。盡管近十幾年來互聯網的普及為數據庫中信息的積累提供了便利,但相比其他國家,美國參與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的增加,特別是最近10年的增加,是明顯而確定的。

  到2020年,美國參與對抗和沖突事件的信息仍達55.62萬條。

  

  圖3:1979-2020年美國參與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的類型情況

  通過分析這些信息類型可以發現:“反對”和“作戰”在美國參與全球對抗和沖突信息中占比最高。

  自2003年以來,與“作戰”有關的信息比例始終高于20%,為統計周期內的歷史高峰期。

  2009年以來,與“強制、迫使”有關的信息比例始終高于17%,為統計周期內的歷史高峰期。

  上世紀90年代,深受越戰陰影影響的美國對于派出地面部隊作戰相對謹慎,更多依靠空中力量迫使其他國家屈服,例如科索沃戰爭。但是從2001年起,美國先后向阿富汗、伊拉克派出地面部隊,維持了長達20年的治安戰,并出兵利比亞、敘利亞。

  從那時起,美國也更多向其他國家發出直接的威脅和恐嚇,包括在東歐和西太平洋引發緊張局勢。

  沒有一個國家像美國這樣對全球安全產生如此重大的負面影響。

  相對緩和的“要求、請求、需要”,占比自2011年以來持續下降。

  

  圖4:1979-2020年美國參與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的不同類型比例變化

  3.3 美國參與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的沖突程度

  

  圖5:1979-2020年美國參與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的沖突程度平均分

  除了信息數量,計算機也可以計算這些新聞中所提及事件的“沖突強度”,即“戈爾德斯坦量表”中關于沖突的評分體系。它反映了事件在理論上對兩國關系穩定性產生的潛在影響,得分范圍從-10到10,負值代表負面影響,正值代表正面影響,0表示中性。分值的絕對值越大,影響程度越高。

  從這個角度看,1997年是美國參與全球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沖突程度的歷史低點,此后對抗和沖突程度不斷加劇,這意味著“美國與世界”的互動關系不斷變差。

  這一統計結果與圖1具有同一趨勢:新世紀以來負面程度不斷加強,最近幾年有所回落。

  引人注目的是,目前美國與整個世界的“負面關系”嚴重程度已超過冷戰后期。

  4. 總結

  冷戰的盡頭并非歷史的終結。

  一場噩夢之后,因為缺乏對美國的制衡力量,下一場噩夢接踵而至。

  1993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宣布:“世界上任何遙遠角落的任何國家所發生的內部事務,都與美國的國家安全有關。”

  正如本報告所顯示的,克林頓此言之后,美國參與全球對抗和沖突事件信息的數量和暴力程度持續攀升,目前已超過冷戰時期的平均水平。

  1994年,大約2萬名美軍第二次入侵海地。當時美國扶持的海地總統在10年后又因美國的壓力而辭職。至今,海地仍是全球最貧困、動蕩的國家之一。

  但同樣是在1994年,美國卻對盧旺達種族屠殺事件視若無睹。

  1999年,美國及其盟友在原南聯盟發動攻擊,周邊保加利亞、波黑、馬其頓、克羅地亞等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應聲而降。

  美國在全球各地攪動對抗和沖突,導致一些國家社會失序混亂,難民四處流散。

  與傳統軍事干涉不同,這種新干涉主義行為都在“人權超越主權”的名義下進行,但生命權——最基本的人權,在這些對抗和沖突事件中被漠視。

  據美國布朗大學“戰爭代價”項目數據,2001年以來,美國以“反恐”之名發動的戰爭和開展的軍事行動涉及85個國家,將這個星球上約40%的國家卷入其中,已奪去超過90萬人的生命,令超過3800萬人流離失所,耗費超過8萬億美元。

  顯而易見,自身存在明顯人權問題的美國,并不打算建立一個“人權優先”的國際秩序,而是更注重“實力優先”的行動原則。

  這已經破壞了現代社會最基本的運行規則,可能使我們的世界重回野蠻時代。

  歷史已經證明,未來也必將證明,人們不會屈服于這種傲慢和蠻橫的“實力”。

  注釋:【GDELT 是有史以來最大、最全面、分辨率最高的人類社會開放數據庫,旨在通過對人類社會的事件進行定量編碼,描繪合作與沖突,為全球感知提供觀察角度,為預測全球沖突提供大數據支持。自創建以來,GDELT實時監測全球網絡空間、網絡媒體、印刷媒體、電視廣播中的新聞事件,涵蓋100種語言,其中65種可實時翻譯。形成了包含 300 多個類別、超過 25 億個事件記錄,涵蓋從1979 年至今的整個世界,以及連接每個人、組織、地點、主題和情感的龐大網絡圖。在學術領域,使用GDELT進行的研究集中在信息和通信科學、沖突研究、政治科學、經濟學、社會學以及計算機和地理等領域。由于GDELT數據具有空間覆蓋廣、數據密度大、地理編碼完整、事件描述準確、實時數據可獲得等特性,與以往人工或半自動構建的事件數據庫相比具有突出優勢,因此經常被用于雙邊關系演變研究和全球細粒度暴力沖突預測。】

  【CAMEO 是用于分析國家間政策相互影響的一種事件數據框架,共定義了20大類和近300小類的沖突與調解事件。】

  【戈爾德斯坦量表基于國際關系相關概念設計,并得到了國際關系學者的驗證,是多種事件數據庫通用的事件分類及編碼方式。戈爾德斯坦量表構建了一組介于-10到+10之間的評分,從理論上度量事件對國家穩定產生的潛在影響。GDELT中的每一條事件記錄都對應一個戈爾德斯坦分值。戈爾德斯坦量表是根據事件類型對事件進行評分而非根據事件具體內容評分,例如不同人數參與的抗議或暴亂事件都具有相同的戈爾德斯坦分值。】

  總監制:劉思揚

  監制:倪四義 徐姍娜

  策劃:鐘昊熹

  制片:程瑛 張正富

  主筆:山旭

  數據:陳世莉 馮春

  視頻:張曉雪 曾迎迎

  視覺:郭超 王嘉棟 李東澤 江育東

  出品

  媒體融合生產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

  制作

  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

  聯合制作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苗蘇)

精彩圖片

美國在全球的對抗和沖突:1979-2020

2021-12-13 14:26 來源:新華社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