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4月23日電 (宮宏宇) 好學生突然考“不及格”是什么感覺?近日,一向自帶避險幣種“光環”的日元,走出了一道“一瀉千里”的下跌曲線。
20日,在經歷14連跌后,日元兌美元一度跌至約129日元兌1美元,離日本央行的“恐慌點”130僅有一步之遙。
分析認為,被動貶值、主動貶值和日本經濟表現等多方因素共同推動了日元暴跌。而隨著日本央行重申其對超寬松貨幣政策的堅定承諾,日元匯率短期或還將繼續下行。
日元貶值,匯率創7年來新低
實際上,日元疲軟非一日之寒。早在去年,日元就表現出“頹廢”態勢,自2021年年初以來,日元對美元已經大幅貶值約30%。特別是到了2022年,日元貶值速度繼續加快。
4月22日,日元匯率一度跌破1歐元兌換140日元關口,創下將近7年來的最低水平。而就在21日,日元兌換美元匯率剛剛創下近20年來新低。
日元兌換人民幣匯率也跌破1人民幣兌換20日元大關,創近7年來最低。日元已成為外匯市場上跌幅僅次于盧布的貨幣。
在日本工作多年的梁女士向中新財經反映,她在日本的工資折算成人民幣,比幾個月之前每月少了幾千元。旅居日本從事代購行業的夏小姐最近則在朋友圈發布了“匯率大好,奢侈品用人民幣結算全面大幅降價”的打折信息。
日元疲軟受多方因素影響
此前,日元曾一直被全球市場公認為避險資產。當危機發生時,全球市場交易員就會大舉買入日元,這一光環正在逐漸褪去?
市場普遍認為,日元下跌的導火索是日本與美、歐貨幣政策的背道而馳。美聯儲3月16日宣布加息0.25%,市場更預計5月美聯儲還將繼續加息0.5%。在美國、歐洲等多個主要經濟體全面收緊貨幣政策之際,各國國債收益率紛紛走高,美元、歐元匯率走強。
而與此同時,日本央行則明確表示,將維持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并通過購買長期國債,將長期利率維持在零左右。盡管日元匯率持續下跌,央行卻強調會繼續堅持無限寬松政策。
如,4月20日,日本央行以0.25%的固定利率無限量購買10年期政府債券。日本央行還將于4月21日、22日、25日和26日,連續以固定利率購買債券。
由此可見,相對于保住日元匯率,日本央行明顯更加看重應用寬松政策以支持經濟從疫情中恢復。
因為疫情暴發后,日本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在2019、2020年連續兩年萎縮后,2021年日本經濟轉為緩慢擴張,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經濟增速疲軟不僅限制了市場對日元的信心,也使通過寬松政策刺激經濟發展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日本的低通脹率也給寬松的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3月,日本CPI同比增長1.2%,為自2018年10月以來首次超過1%;核心CPI年率錄得0.8%,為連續第七個月增長。不過,這與日本政府2013年1月確立的2%的通脹目標仍有差距。
日元“跌跌不休”影響幾何?
有聲音認為,日元下跌似乎給日本出口帶來更多生機。汽車或消費電子產品等日本主要出口產品會變得更具競爭力,尤其是對豐田汽車和索尼集團等出口巨頭。
不過,與此同時,日元貶值或將置重度依賴進口資源的日本于貿易逆差的嚴峻考驗之中,特別是在地緣政治因素推高國際能源價格的背景下。
從2021財年來看,受國際市場上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日本進口額遠超出口額。2021財年日本進口額增長33.3%,同期出口額增長幅度僅23.6%,這一財年日本再度從貿易順差轉為貿易逆差。
日本經濟新聞估計,如果日元持續走軟、原油價格漲至每桶130美元,2022財年日本經常項目逆差將達16萬億日元。
有媒體指出,從全球資本市場來看,日元大幅貶值,一方面給市場提供大量資金,另一方面也為金融市場埋下了風險隱患。日元貶值可能加大其他國家貨幣政策的選擇難度。由于通脹高企,不少國家需要加息應對,但由此帶來的匯率不利因素有可能使這些國家出口受損。日元貶值也有可能加大競爭性貶值風險。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接受中新財經采訪時表示,如果不考慮干預因素,日元短期還有繼續下行的壓力。日本經濟復蘇疲軟,預計三年平均GDP增速(2020-2022年)仍為負,日本將繼續維持寬松貨幣政策,日美利差將繼續擴大。
“不過,如果匯率持續下跌導致資本外流加劇,傳導至日本國內,會加大日本股市下跌壓力,給日本國內金融穩定帶來較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央行可能會采取一些穩定的措施來避免態勢進一步滑向負向螺旋。”王有鑫稱。
日元暴跌會否對中國產生影響?
王有鑫指出,考慮到日本能源、工業金屬、中間零部件等生產材料嚴重依賴進口,日元貶值疊加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會加大進口成本壓力,價格上漲會傳導至出口端,弱化日元貶值對日本出口的提振作用,因而,對中國的出口競爭力威脅不大。而且,日元貶值壓低了中國自日本進口的付匯壓力,對中國進口企業有利。
“但對于在日本有出口業務的中國企業來說,如果交易時使用日元結算,要警惕日元匯率下跌對企業盈利和財務操作等產生的相關風險。”王有鑫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