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9月9日電(國際觀察)俄羅斯糧食出口卡在哪兒
新華社記者耿鵬宇
俄羅斯和聯合國代表日前在日內瓦就保證俄糧食和化肥進入世界市場的問題舉行會晤,雙方討論了全面落實糧食外運協議、消除俄糧食和化肥交易瓶頸等議題。眼下,俄農業相關產品出口量下降,在不少環節遭遇“卡脖子”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西方制裁,俄羅斯面臨銀行結算、保險和航運方面諸多障礙,俄糧食無法暢通進入國際市場。這種情況下,全球糧食供應緊張的狀況或難以得到緩解,國際糧價仍然承壓。
糧食豐收出口降
俄農業部2日發布消息說,俄將繼續履行對國際伙伴的所有義務,在與聯合國的協議框架內,準備在2022年下半年向國外市場供應3000萬噸糧食,以協助應對全球糧食危機。
據俄農業部早前公布的官方預測,2022年俄糧食收成可達到1.3億噸,其中小麥產量8700萬噸創歷史新高;2022-2023農業年,俄糧食出口量或達5000萬噸,其中小麥3950萬噸。
盡管俄有意擴大糧食出口,但近段時間實際出口數據卻不佳。俄谷物聯盟日前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7至8月俄小麥出口量是自2017-2018農業年以來的最低水平。7月1日至8月21日,俄出口糧食696.2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12%。
俄谷物出口商聯盟主席愛德華·澤爾寧認為,俄糧食出口量下降一方面是受到盧布兌美元匯率走高和高額出口關稅影響,俄農產品經營者成本增加而出口利潤下降,進而轉向俄國內市場;另一方面,西方對俄全方位制裁導致俄糧食無法暢通進入國際市場,也是俄糧食出口量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
全面制裁“卡脖子”
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實施多輪制裁和經濟限制措施,但聲稱制裁并不涉及與農業相關的商品的生產、銷售和運輸。不過,俄外交部8月26日發表聲明說,西方對俄制裁導致銀行結算、保險和航運等方面存在很多障礙,數百萬噸俄化肥和原料滯留轉運站。
俄全國食品出口商聯盟主席德米特里·布拉托夫表示,西方國家對俄農產品出口設置了很多“隱性壁壘”,例如拒絕向購買俄羅斯糧食的買方提供銀行擔保和貸款、拒絕為俄船舶提供保險等。這些措施實際上是對出口流程設限,致使俄出口商在許多環節被“卡脖子”。此外,俄糧食供應都是通過俄羅斯農業銀行進行結算,而該銀行是最早被列入制裁名單從而被移出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系統的銀行之一。
俄農業市場研究所所長德米特里·雷利科說,俄糧食出口還面臨制裁的連帶影響。西方國家的銀行、保險公司以及航運公司等企業考慮到聲譽風險或擔心受牽連而拒絕與俄方合作,因而俄方在尋找轉運船只方面出現困難,銀行方面也不愿意為俄糧食出口商提供信用證。
國際糧價承壓力
今年7月下旬,俄羅斯、烏克蘭就黑海港口農產品外運事宜在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爾分別與土耳其和聯合國簽署相關協議。本月6日,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瓦西里·涅邊賈說,糧食外運協議的有效期為120天,即今年11月到期。考慮涉及俄羅斯的部分協議未得到有效落實,俄方不排除拒絕協議延期。
俄總統普京7日表示,糧食外運協議只是“一場厚顏無恥的騙局”,本以為協議有助于抑制發展中國家不斷飆升的糧價,但反而是富裕的西方國家從中受惠,因為大部分從烏克蘭運出的糧食流向了歐盟國家,而不是急需糧食的較貧窮國家。鑒于此,俄或將重新商議烏克蘭糧食外運路線。
俄媒分析稱,烏克蘭是全球重要的農作物出口國之一,若糧食外運協議終止,將再度推高世界糧食價格。俄羅斯聯邦政府財政金融大學副教授米哈伊爾·哈恰圖良指出,糧食與能源已逐漸成為西方對俄施壓的政治工具,這將進一步沖擊全球糧食市場。
(責任編輯:馬常艷)